5月26日,“向阳花开 美耀海珠”——2023年海珠区美育成果展演活动在海珠区少年宫举行。

“不好意思泥都用完了”“我想试试这个剪纸”“用力印下去木版年画就出来了”……这是记者在传统文化艺术工作坊现场看到的一幕,同学们纷纷涌向现场的非遗剪纸、传统木板年画、陶艺等工作坊。

现场体验非遗剪纸、木版年画


(相关资料图)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展演活动包括舞台展演、书画展览、传统文化艺术工作坊、广场音乐汇四大板块。活动遴选了近三年海珠区中小学、少年宫舞蹈、合唱、戏剧、朗诵、器乐、粤剧、传统手工艺、非遗等项目的34个精品节目,共958人参演,作品题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故事、经典美文、广府文化、新时代青少年精神风貌等。

舞台展演在小海燕剧院举行,一曲管乐合奏《如鹰展翅飞翔》拉开了展演的序幕。音乐剧《妈妈与花儿》,戏剧《方志敏》,合唱《歌声满天》,舞蹈《清澈的爱》,古琴合奏《琴诗游吟》,粤剧折子戏《怒劈华山》,美文诵读《昭君出塞》,以及粤语讲古、醒狮、街舞、说唱等节目精彩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演活动在前期遴选的基础上,设置了非遗剪纸、非遗榄雕、广式手作、传统木板年画、陶艺、广彩、广绣、掐丝珐琅等8个传统文化艺术实践工作坊摊位。

在非遗剪纸工作坊摊位,记者看到不少人正在体验非遗剪纸。“遇到锯齿形的剪纸图案可以用剪刀尖尖左边一下右边一下”“这里有个小孔得剪开”……今年上三年级的张明洛同学在现场当起了小老师,教得有模有样。现场的带队老师则是来自海珠区少年宫韩艳,她告诉记者,非遗剪纸艺术是海珠区少年宫的特色课程,眼前的这位小老师张明洛正是她的学生,学习剪纸已经两年了。“非遗剪纸比较考验和锻炼孩子的耐心。”韩艳老师笑着说道。

而在“乐陶空间”陶艺工作坊摊位,刚参加完展演的同学们将摊位团团围住,准备排队体验陶艺制作。不一会儿摊位边上边传来“不好意思泥都用完了,下次再来体验吧”。来到传统木版年画工作坊摊位,参与体验的同学们正聚精会神的压印年画,“用力印下去木版年画就出来了”,经过涂墨、压印等工序后,一幅精美的年画便制作完毕。

海珠区中小学100%开设美育社团活动

据悉,海珠区少年宫自2009年率先推出的“小海燕大舞台”公益性艺术品牌,是面向逾19万海珠学子提供的展示平台,是区内每所学校、每位学生都有机会登上并绽放光彩的舞台。今年上半年,“小海燕大舞台”已开展18场展演活动,预计全年将有近40场展演在此陆续精彩上演,其中包括器乐、合唱、舞蹈、语言艺术、醒狮舞龙、艺术汇演等10多项比赛或展演。此次美育展演活动得到了区内学校积极参与,活动当天为近三年美育成果突出的24所学校和单位颁发了优秀组织奖。

据了解,近年来海珠区美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100%学校开设美育社团活动,全区中小学共培育了102个区级艺术特色项目,20个市级艺术重点基地,4个市级体育艺术2+1试点推广学校,4所市级粤剧进校园特色学校,34所学校获全国和省、市各级各类艺术特色学校称号,18所学校特色项目被评为广州高水平学生美育团队,21所学校被评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非遗”传承基地数量居全市第一,建团45年的小海燕合唱团获评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2022年全球十佳合唱团,进一步擦亮海珠美育名片。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夏强、廖靖文 通讯员:罗雪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