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作文

探索陌生世界,你我的追求

钱华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个人一旦出生,面对的便是一个陌生世界,从此,他就需要不断去认识、去探索这个陌生世界。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拥有好奇心是起点。不可否认,好奇心是一个人的天性。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上古时代的大量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诸如此类,能够流传至今,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对陌生世界的好奇心。伴随我们成长的“十万个为什么”,不仅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撞击出渴求知识的火花,也激发了我们不断去探索陌生世界的乐趣。《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提到加来道雄因童年时代的好奇心引导他成为一个物理天才:“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拥有问题意识是助推器。问题意识,是指对问题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中大量“为什么”的存在,就意味着达尔文在他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问题意识,而正是他的问题意识使他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在环球科学考察中收集的无比丰富的材料,才使他踏上了提出进化论的第一步,为《物种起源》这部鸿篇巨著的诞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提到“是说也,人常疑之”“然是说也,余尤疑之”,正是他的问题意识,驱使他乐意不避夜深舟小、内心惊恐,实地探究,解决了他心中的问题,体会到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也使《石钟山记》一文成为可以启迪一代又一代人的名篇。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拥有家国情怀是保障。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表现出来的一种深情大爱,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的长期而艰难的历程,一直伴随着的就有他的社会责任感——为中国人不挨饿,最终“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的一生,就是对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他是国之脊梁,国士无双,是我们新时代青年永远的学习榜样。“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家国情怀,在如今的新时代,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激励着我们新时代青年主动、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 从14世纪末明朝万户的“飞天”到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的上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探索陌生世界的脚步,我们始终没有停止。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让好奇心发芽,问题意识提升,家国情怀升华,不断激励自己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历史使命。

文章筋骨

第一部分:本文首先以一个人面对陌生世界为开端,强调了好奇心对探索陌生世界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强调问题意识对探索陌生世界的推动作用。

第三部分:着重阐述了家国情怀在保障人们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方面的作用。

第四部分:呼吁新时代青年要秉持家国情怀,不断激励自己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担当神圣历史使命。

高分亮点

观点(57分)

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认为探索陌生世界需要好奇心、问题意识和家国情怀的支持。作者指出,好奇心可以激发人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望,问题意识可以推动人们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家国情怀可以鼓舞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观点准确地表达了探索陌生世界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个话题。

结构(54分)

文章结构分明,首先引出话题,然后分别从好奇心、问题意识、家国情怀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每个方面的阐述中,作者都给出了充分的例证和名言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总结,呼吁青年人秉持家国情怀去探索陌生世界。整个结构合理,逻辑性强,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例证(55分)

文章中给出了丰富的例证,以说明好奇心、问题意识和家国情怀对探索陌生世界的作用。例如,爱因斯坦和达尔文等例子,说明好奇心能够激发人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望,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语言(50分)

文章语言通顺、简明,用词精准,富有表现力。例如,在“探索陌生世界是一个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这句话中,用“必由之路”一词表达了探索的重要性;在“唯有家国情怀才能让我们更加乐意地去探索陌生世界”这句话中,用“乐意”一词表明了探索的积极性。此外,文章还运用了一些成语和名言等,增强了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文化内涵。

思想(55分)

文章思想深刻、卓有成效。作者认为,好奇心、问题意识和家国情怀是探索陌生世界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思想观念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为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了指引和支持。文章还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号召青年人秉持家国情怀,担当时代使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