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谈古今
古有《孝经》言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在中国的历史上发生着这么一件不流血的战争,甚至可以说头发影响着中国人的命运,从清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时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之后的“剪辫易服”,头发的背后其实藏着中国隐晦的历史。
【资料图】
清朝鸦片战争
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懦弱的清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侵略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那是清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此时的清政府可以说是腐败至极,各种政令如“剃发令”存在,髡刑受辱,农民苦不堪言,甚至出现许多贪官污吏,他们也趁机想勒索百姓一把。
洪秀全
就是在这样煎熬的生活之下,农民实在忍受不得,纷纷起义。而在1843年,一个广东花县落第秀才出现,他的名字叫洪秀全。洪秀全偶然一次机会接触到了西方基督教的宣传册,上面清楚的写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从中深得启发,看到农民如此被压迫,于是他产生了反抗清朝封建的想法。在随后的几年里,他自行创立拜上帝教,发动起义的农民群众,随后他的表弟冯云山以及族亲洪仁轩也加入其中,随着队伍的不断庞大,到了1850年,潜伏的洪秀全终于忍耐不住了,他在广西桂平县一个叫金田村的地方聚集民众,与清军大战,从此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清运动兴起,同时,建立国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
又过了一年之久,称洪秀全为天王,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在列名单有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石达开等,建立官制、军制,甚至出现了自己的历法,那就是“太平天历”。经过几次大战,于1853年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清朝剃发令
政权是建立了,可是先从哪里下手反抗呢?洪秀全想到了,那就从头发开始吧,同时也有好的寓意,从头开始。“蓄发令”出现了。于是太平天国大将杨秀清和萧朝贵发布了《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榭》,在文中这样写到“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犬也”。甚至在后来许多文件中都有提到,“不许剃发,留须蓄发,复中原古制”。他们厌恶清朝“剃发令”,“髡刑受辱”对人的身心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于是他们从蓄发易服开始反抗清朝。
太平天国蓄发
据历史统计,太平军在攻占每一个地方后,“蓄发令”首先是太平天国的第一个公告,如果有人拒绝蓄发,太平军都会予以惩罚,据说当时因此死伤人数不在少数。在洪仁轩的《钦定军次实录》中这样写到“凡欲脱满鞑子妖魔之轭,投诚天朝,乃为中国花民者,必须留发”,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在向着清朝宣告反抗,只有蓄发才是太平天国之人。
曾国藩
甚至在太平天国,头发还有一个象征性的意义,那就是谁的头发长,谁就是太平天国元老,身份和地位都是极高。当时就有这么一件事,你反抗,清朝怎么可以任由你这样,于是就派当时的湘军首领曾国藩带兵镇压太平军,在战争中,曾国藩发现,头发长的太平军,特别的勇猛善战,而头发较短的,战斗力都不怎么样。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曾国藩就下令,太平军谁的头发长就先镇压谁,剩下的都是些毛猴。于是清兵就有了选择的目标了。可是,太平军不是吃素的,你有对策,我有下策,你看我头发长短判断军职大小,那我就戴风帽,头上缠毛巾,让你无法看出我的头发有多长。
太平军
百密一疏,曾国藩又告诉士兵,头发看不见,那就看太平军的鬓角,鬓角发越长,军龄肯定长,肯定是元老。就是这样,一场关于头发的谋战展开了。甚至在《张继庚遗稿》中记载到:“以发的长短辨贼之真伪,献头时验鬓角发长短,五寸者受上赏,长四寸者受中赏,三寸余者不但不赏,兼必治罪,则不得误杀矣”。
头发引起一场史上最有谋略的战争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笔。